公司教师陈路遥博士课题组近日在国际知名心理科学期刊Acta Psychologica(《心理学报》,SSCI,IF:2.7,JCR: Q2)发表了题为From Lexicon to Phrase: Behavioral Evidence for a Dynamic Cognitive Mechanism Underlying Language Control(“从词汇到短语:语言控制背后动态认知机制的行为证据”)一文。
这项研究首次系统考察了词汇和短语层面的语言控制及其与一般认知控制的关系。33名英语母语者完成了两项图片命名任务——分别用于评估词汇控制和短语控制。研究测量了混合代价(即主动性控制的指标)和切换代价(即反应性控制的指标),并考察了它们与一般主动性控制(通过AX-CPT任务的主动性控制行为指数[PBI值]评估)以及一般反应性认知控制(通过Stroop分数评估)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两个语言层面上,英语母语(L1)的混合代价均显著高于汉语二语(L2)。切换代价在词汇层面呈对称性,而在短语层面呈非对称性。主动性分数(PBI)能够预测两个语言层面的混合代价,而Stroop分数仅能预测短语层面的切换代价。这些发现表明,双语者依赖主动性控制来监控双语词汇竞争,而在短语层面则同时涉及主动性控制和反应性控制。本研究据此首次提出了“双语控制的动态认知机制”假设:不同语言层面的控制需求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会影响语言控制机制的调整及其与一般认知控制的关联。
该文受到国际中文教育课题项目“面向汉语二语习得的语言控制认知模型构建研究”资助。公司硕士毕业生薛清威同学(现博士就读于北京大学)为第一作者,陈路遥老师为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简介:
陈路遥,博士。学术型/专业型硕士生导师。现任taptap体育副教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海外合作研究小组带头人(Head)、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认知与脑科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Guest Researcher)、taptap体育官网入口系统科学公司教育系统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兼)。研究方向为“语言神经认知科学”。当前主持国家级、省部级与横向项目若干。科技部科技创新 2030 —“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学龄儿童脑智发育队列研究中英文句法学习领域组专家。202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译著《人类语言的大脑之源》。
本研究相关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actpsy.2025.105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