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教师陈路遥博士课题组领衔于近日在认知科学知名期刊Behavioral Sciences(《行为科学》,SSCI,JCR:Q2;IF:2.5)发表了题为Complementing but Not Replacing: Comparing the Impacts of GPT-4 and Native-Speaker Interaction on Chinese L2 Writing Outcomes(“补充而非替代:比较GPT-4和与母语者互动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写作成果的影响”)一文。
本研究首次探讨了大型语言模型(LLMs),即 GPT-4,在第二语言(L2)写作前准备阶段,相较于与人类语言伙伴互动,对支持二语写作的有效性。研究对23名汉语二语学习者开展了一项受试者内行为实验,这些学习者经历了三种情境:“无互动”、“与 GPT-4 互动”以及“与语言伙伴互动”。随后,他们完成了相应的二语写作任务。研究发现,同“与GPT-4互动”以及“无互动”的情况相比,与语言伙伴互动在整体写作得分、文章结构和语言运用方面均产生了显著更好的结果。此外,与无互动的情况相比,两种类型的互动都提高了参与者对话题的熟悉程度和写作信心,并降低了他们对任务难度的感知。有趣的是,在“与GPT-4互动”的情境中,对话题的熟悉程度与更好的写作成果呈正相关,而在“与语言伙伴互动”的情境中,对任务难度的感知与内容得分呈正相关;内容得分与写作信心呈负相关。本研究表明,在二语写作前准备阶段,大型语言模型似乎可以辅助学习者降低二语写作情感阈限,但仍无法取代人类语言伙伴来提升写作质量。
本研究受到2025年广东老员工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攀登计划”专项资金)、科技部2030国家科技创新重大项目(科技创新2030+2021ZD0200500)和北师大教育基金会项目资助。陈路遥博士为本文独立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简介:
陈路遥,博士。学术型/专业型硕士生导师。现任taptap体育讲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海外合作研究小组带头人(Head)、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认知与脑科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Guest Researcher)、taptap体育官网入口系统科学公司教育系统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兼)。研究方向为“语言神经认知科学”。当前主持国家级、省部级与横向项目若干。科技部科技创新 2030 —“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学龄儿童脑智发育队列研究中英文句法学习领域组专家。202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译著《人类语言的大脑之源》。
本研究相关链接:https://doi.org/10.3390/bs15040540